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

你真的知道尊重專業嗎?--買音響雜談

這幾天一直往一家中華路附近的一家音響店(永翊音響,在漢口街和昆明街交叉口附近)跑,因為家裡面的網路音樂播放機是家電製品,聲音上不了台面,好在有台灣音響廠商推出外接式的電源供應器;不過這種賣幾千的東西說會做得多好可能性也不太大(德國音響廠audionet出的電源升級供應器,十年前訂價就要九萬多元台幣了),找了半天總算找到這家音響店老闆願意幫忙修修改改,目前聲音已經有了大幅改善。

這位老闆在音響圈服務很久了,對於各種音響線材表現可說是如數家珍,店裡面賣的多是他的手製產品,老闆說儘管忙不過來,但還是不想請人幫忙,因為店裡面賣出的每一件產品都代表這家店的信譽,請人幫忙做出來的東西如果客人不滿意,可是會砸招牌的,顯然老闆是很看重自己的技術的。

豬頭翔先生在那邊訂製了一個音響用排插,從插座選用到配線都有很多know-how,加上老闆花了幾乎三個小時的手工,才完成這個排插,但結帳老闆還是把排插用的零件算一算就是產品的價格了,看來老闆忘記計算自己功夫的那筆價錢了,豬頭翔先生問了一下,老闆笑笑說,「收個兩百元對不起自己的功夫,收兩千元人家未必肯付。」老闆的店特色是針對客人的系統配置甚至訂製線材,但到最後收費卻只能比照電料行,自己對於各種零件聲音的認知和對音響搭配的知識,到最後都賣不了錢。

回家把排插接起來,一邊在網路上爬文,結果看到這篇http://tw.myblog.yahoo.com/jw!XpkfFSebAijX3GjML4GlxA--/article?mid=2311&prev=2389&next=2257&l=f&fid=65 。豬頭翔先生認為台灣就是有太多這種自以為正義的人寫的爛文,產業升級才會這麼難,雙B的車和國產車差多少?光是門開關的聲音都不一樣吧!文章中這位老兄一直說自己聾了,或許他自己為一種反諷的寫作趣味,但聽不出Pass和凱音的差別,豬頭翔先生認為他還真是名副其實的聾了。一個聾人對音響器材指三道四,重點是還有很多人相信他那一套,這樣的國家怎麼發展高級音響產業。

文章裡面提到的Pass擴大機,正好豬頭翔先生以前用過,老實說那種聲音品質,我在國產音響上面就是沒聽過。Pass老闆Nelson Pass不斷簡化擴大機的線路,可不是像郭台銘是為了cost down,而是為了追求器材更高的聲音純淨度。如果用兩個零件就可以做出勝過你滿箱補品的聲音,憑什麼要人家賣兩個零件的價格,賣音響又不是賣零件,如果零件堆砌起來就會好聲,要設計師幹嘛?這位老兄跟許多台灣人不是不明白這點,但到最後還是覺得滿箱零件才是超值,請問這種環境下,你來設計機器,是不是要多擺一些無用的零件,甚至反而把聲音弄糟糕了也在所不惜,因為你的客戶要買的是零件,不是聲音品味。

這可不是笑話,永翊音響老闆就告訴豬頭翔先生,很多做音響線材的廠家,為了讓線材的賣相好,在線材外面不斷套隔離網,讓線看起來粗一些,賣像好一些,但事實上隔離網套太多,是會讓聲音變呆的。

老實說台灣人不是做不出好東西,據豬頭翔先生了解,很多掛外國品牌,聲音品質都有一定水準的音響器材,其實都是台灣人自行設計製造的;而有不少音響迷的興趣不是把自己的器材系統弄好聽,就是去抓哪些外國品牌根本是台灣貨,斤斤計較自己買的東西是不是比人便宜,而不是比人好聲。老實說這些老闆和設計者,辛辛苦苦開發產品,到頭來還要去找藍眼睛金頭髮的人來裝模作樣一番,已經夠辛酸了,消費者有沒有想過,是什麼商業環境,造成這些人生了孩子卻不敢認?還不是那種外國人生產的器材才能當音響賣,台灣人生產的器材只能當電料賣的奇怪觀念。在這種不尊重別人專業知識的環境,有哪家的父母會鼓勵自己的孩子追求專業之路?而國產音響器材做不出好的聲音品味,不就是因為這種”滿箱好料”才值錢的社會觀念造成的。

台灣太講究超值概念,結果就是失去品味,棒球教練不亂下戰術覺得對不起薪水,設計師該留白不留白怕業主嫌自己偷工,明明兩個步驟可以解決的事情,因為老闆要"超值",一群人在辦公室瞎混,把事情複雜化,結果產生一堆浪費時間工作超時到爆肝,回家小孩都認不得自己,生活一點品質都沒有的上班族。類似的例子在台灣太多太多了,台灣人不懂尊重技術,儘管還是有很多類似豬頭翔先生前面提到音響店老闆的人辛辛苦苦在自己的領域打拼,但這畢竟不是一個鼓勵人們精進自己技術知識的好環境。

一個能接受音響器材以聲論價而不是以零件論價,能接受設計師必要的留白而不會認為他偷懶,能接受員工效率高多出來的時間可以自己利用的環境,才能創作出有品質的東西。

沒有留言: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