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8日 星期二

不尊重人的價值還想做好生意 你去慢慢等吧…

很多事情是反映在價值觀上的,比方說台灣搞民主這麼多年,甚至還順利的度過兩次政黨輪替,表面上看起來好像這個國家的人都很理解民主是怎麼一回事了,但其實對於民主制度最重要的根基──重視人權,很顯然真正了解而且誠心實行的人可就不怎麼多。

別誤會,豬頭翔先生一點都不想去討論死刑的問題,那種牽扯到罪性、律法和生命的事情,實在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講清楚的;更何況豬頭翔先生自己對此也不是很了解,不了解的事情不談,算是自己給自己的一點小要求。

台灣人不重視人權,如果你覺得這兩個字太政治,或者我們說台灣人不重視人的價值最明顯的地方,就在於商業行為上面。

音響迷,算是台灣社會中比較追求生活品質的一群人了,不過台灣的音響迷買音響有個特點,就是喜歡器材裡面塞滿零件、最好是塞滿名牌零件(是的,電子零件也有名牌貨,德國M-cap電容一支的價格,拿來買鴻海郭台銘製造的那種貨色,大概可以買到一千支以上),音響代理商都知道,那種看起來扁扁輕輕的器材,再好看再好聽都別進口,因為一定賣不好。

而流風所至,台灣國產的音響,也都崇尚塞滿猛料,論成本來說,這些國產品價格真的挺有良心的,而國產音響業者也老愛強調自己的超值,尤其愛用比進口XXX還好的零件,還低的價格這類宣傳詞。問題是,國產音響怎麼做就是做不出有品味的聲音。答案也很簡單,消費者忘記應該給音響設計師──而且應該是最大筆才對的那筆錢,算到音響的價值裡面了。如果一位音響設計師可以用一堆破爛零件搞出別人用百萬元零件才造得出來的聲音,憑什麼要他只能賣零件成本的價格?畢竟音響器材最要緊的就是好聲音啊!

出版社也應該是台灣稍微具有品味的地方吧?不過台灣的稿費通常還是按字計酬,把文字工作者當成生產線上的自動生產工具,壓的越多焊的越多越有價值;結果台灣的文字工作者想多賺點錢的辦法,不是花時間提升自己的寫作水準,而是花更多時間寫更多字,然後台灣的雜誌就常出現人家寫兩頁就可以報導完整的事情,卻一定要用十幾二十頁去報導,因為在台灣撰文者不是寫越好賺越多,而是寫越多賺越多。

台灣人不尊重人的價值的地方還表現在醫院,台灣人上醫院看病喜歡拿藥、而且非拿到藥不可的習慣,就是健保虧損的最大原因之一;為什麼喜歡拿藥?因為不覺得醫生的診斷有價值,只覺得藥品有價值。

其他像是餐廳強調食材不強調廚師,修車廠強調零件不強調師傅,美容院強調燙髮藥水不強調設計師……….諸如此類,有些地方漸漸有改變,有些地方還是一點改變都沒有。

豬頭翔先生在〈菜販也能當選全球最有影響力人物的意義〉一文中(http://blog.udn.com/derrickx/3991824),就曾經提到,台灣人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是不尊重「當官的和準備當官的」以外其他職業的人,這種思維到了多元化的當今社會,產生了大部分職業的人都不尊重自己,不認為自己的職業有什麼重要,當然就更加不會為了這個無須尊重的職業費心自我修鍊了。這種心態不僅讓台灣的民主政治始終停留在二流的階段,也讓台灣的產業升級始終無法達成。

產業如何升級?增加商品附加價值,這種嘴砲連豬頭翔先生之類的蠢貨都能朗朗上口,問題是附加出來的價值在哪裡,像中國的仿冒手機把一堆你需要或不需要的功能全部加進去,就是提升附加價值嗎?請問徠卡相機功能是比尼康、佳能相機多在哪裡?LV、愛瑪士的包包又是比街邊A貨的功能多在哪裡?

瑞士音響品牌FM ACOUSTICS單一部器材價格往往都要百萬元,老闆Manuel Huber被問到他們的音響為什麼好聲,他回答只是把該做對的事情都做到而已,沒什麼奧祕,台灣有媒體就問他,那為什麼FM ACOUSTICS的器材要賣那麼貴,Manuel Huber表示,FM ACOUSTICS器材每個零件都要經過測試配對,而這些工作都要由人工進行,沒辦法由機器代勞,加上瑞士工資又貴……。而記者又問到FM ACOUSTICS不考慮把工廠移到其他低工資國家嗎?Manuel Huber回答他不認為其他國家的工人的工作品質可以和瑞士工人相較。

零件配對測試,加上電路板焊接,你覺得這樣的工作沒什麼了不起嗎?問題是Manuel Huber顯然認為這不是什麼人都能做好的工作,這樣的老闆,會不尊重自己的員工嗎?而老闆這樣尊重自己,員工會不好好地將手上每個該做好的細節做到好嗎?而這種對人本身的尊重,而不是因為人背後的階級、背景、家庭、學歷、經歷,不就正來自於政治上的人權和平等觀念嗎?

當台灣人迷信好老闆好員工就是在要公司打地舖,好的公司就是要有這樣的好員工的時候,義大利某家車廠卻是時間一到工人就走人,就算生產線上的汽車裝配到一半也一樣,這是什麼爛公司?答案是法拉利。喜歡超時工作,或者說害怕不超時工作會怎樣,就是認為自己的工作只能從量表現價值,就是對自己的價值沒信心,自己都不覺得自己是自己那份工作的「真命天子」,那又怎麼讓自己的工作變成自己的驕傲呢?

很多人覺得自由民主只是政治上的辭彙,甚至有些人認為自由民主是西方帝國主義毒化華人社會的毒藥,事實上,17世紀以後歐洲國家稱霸全球,亞非國家節節敗退,白種人大舉攻入當時清國時,清國人就曾經檢討國家疲弱的原因,結論是歐美國家有船堅砲利而清國沒有,所以清國專制不變、科舉不變、八股文不變、纏足不變、守孝三年不變,什麼都不變,就只要船堅砲利。

大清自強運動的船堅砲利,熱熱鬧鬧搞了十幾二十年,本來也有聲有色(就跟現在中國搞改革開放有聲有色一樣),船堅砲利的大清北洋艦隊,在甲午戰前還是世界排名第七的艦隊,結果被排名遠遠落後的日本皇家海軍艦隊一舉殲滅,原因就只在日本徹底革新,而清國只接受自己想接受的。事實上,一直到近年,還有中國人檢討清日甲午海戰清國失敗的原因,是慈禧太后那拉蘭兒把軍費拿去蓋頤和園,還是不覺得西方文明比中華進步,問題只在少數一兩人昏庸瞞酣而已。

台灣十幾年來民主改革,社會也漸漸自由化,本來這蓄積出來的能量是可以釋放出來,改變社會、商業模式,甚至企業運作的,基本上宏碁從全球要求品質最高的歐洲出發,成功的打造自己品牌,已經是成功的先兆了。可惜台灣人選擇西進中國,繼續做以前已經學會的事,繼續地不尊重人的價值和提升(我一位朋友曾經問他的老闆,我現在這樣拚下去,未來會是怎樣,我看他的老闆不是不回答他,而是根本沒想過,甚至連自己的未來怎麼辦都不知道,這就是台灣這個國家共同的問題,只會想變更大更多,從來沒想怎麼變好),而錯失了讓自己成為第一流國家、第一流國民的契機。反而迷戀於只有量、沒有質的「中國模式」。

而中國北京政府到現在還在玩清國船堅砲利那套,只要學西方的資本主義,而不知自由民主才是西方進步的根基,視人民為牛羊,發展出來牧草貴就給牛羊少吃一點,牧草便宜就讓牛羊多吃一點的所謂「宏觀調控」、「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模式,可以讓養出來的牛羊會唱歌……發展出自己的自信與價值才有鬼勒。我們姑且拭目以待,不尊重別人和自己價值的國家怎麼進階到下一步。只是在一片「中國熱」的氣氛下,台灣人看這台戲要拿自己的前途陪葬,也未免太殘酷了。

2010年2月18日 星期四

豬頭翔的說文解字(2)藍光DVD?什麼鬼東西

很多書報雜誌上的慣用名詞,你我可能都已經習以為常,但仔細想想,卻會發現這些名詞運用不但可能毫無道理,更可能完全錯誤。豬頭翔先生寫這個,不是要大家今後「以我為準」——我沒有自大、腦子發熱到那種程度,寫這個,如果起碼讓大家思考,「原來這樣用好像真的有問題」,也就夠了。
不過改變真的難嗎?以前大家都習慣的「北平」、「漢城」,現在改用「北京」、「首爾」不都也很習慣了,錯誤的習慣,大家還是改一改吧!

———————— 我是分隔線——————————

講到DVD,大家一定知道是什麼,就是可以播電影的光碟片;至於CD,就更是無人不知了,那是可以播音樂的光碟片。
以上的說法可以說對,也可以說不對;基本上CD和DVD這兩種光碟片,都是上面可以存資料的載體,當存進的資料是音樂訊號,它就變成音樂光碟,當存進的資料是影像資料,它就變成影像光碟,當然裡面也可以存文字、存照片、存遊戲、存電腦程式……。
CD是畫時代的發明,當年SONY和飛利浦這兩家公司制定這種光碟規格,確實是衝著音樂來的,不過在電腦技術進步到某個世代時,它開始大量被使用在電腦資料的儲存上;DVD的誕生就複雜得多了,當時次世代高密度光碟也差點發生類似錄影帶VHS和Beta的規格大戰,總之後來搓湯圓成功,兩大陣營共組DVD論壇,也成功創造出全球普及率最快的商品。
DVD簡而言之,就是容量比CD大很多的光碟片(大多少呢?CD-ROM的標準容量是540MB,後來有加長型可以到700MB,DVD的規格很多,容量則從最低的4.7GB到最高的18GB,恩,1GB約等於1024MB),當初DVD論壇對這種光碟片寄望甚深,取代當初的錄影帶和LD影碟只不過是目標之一,電腦儲存資料用的CD-ROM,還有音樂市場的CD唱片也同樣是他們的目標。
所以你所熟悉的DVD影碟,嚴格來說應該稱作DVD-Video,只不過是DVD眾多用途的其中一項;不過DVD唱片,也就是DVD-audio並沒有搞起來,加上DVD-Video的普及率驚人,所以當你說我要去租一片DVD的時候,應該沒有人會誤會你是要去租一張DVD遊戲光碟、或是一張DVD-audio唱片。
時代總是不斷進步的,既然當年CD光碟之後有了容量更高的DVD光碟,DVD之後當然免不了有更高容量的光碟規格;由於CD和DVD的光碟訊號拾取訊號都是紅光雷射,而新一代的光碟則採用藍光技術,因此大家就習慣稱新一代的光碟為藍光光碟。
現在請大家回想文章的開頭,DVD論壇其實是搓圓仔湯出來的,當然免不了有些當初被硬搓進來的成員,認為這是一個「自己搞」的好機會;於是藍光光碟再次上演規格大戰,DVD論壇搞出了HD DVD,而光碟片的創始者SONY,則自己搞出了BD(Blu-ray Disc,直譯就是藍光光碟,不寫成Blue-ray Disc是因為這是一種泛稱,不能拿來登記商標),在熱熱鬧鬧的各拉幫眾搞了一陣子後(ㄟ,聽說台灣的工研院也自己搞出一種藍光光碟規格,還搞出了幾部試作機,但結果我想聰明的讀者們一定知道),HD DVD退出市場,BD贏得了勝利。
現在你知道台灣某些「大眾」(註)報章媒體,把BD翻成藍光DVD有多離譜了吧,因為BD壓根和DVD一點關係都沒有,或者應該說他們是有關係,只不過是敵對關係;把BD稱作藍光DVD,就像把蘋果麥金塔電腦用的OS X翻譯成蘋果windows 10代,或是把google手機翻成google iPhone一樣可笑。
壹傳媒近來台灣後,帶給台灣媒體人一個觀念,就是寫出來的東西要簡單易懂,傳說中肥老黎黎智英先生告訴他們家的記者編輯大爺們,要把讀者當白痴,也就是什麼東西都要先預設讀者不懂,體貼地為讀者詳加說明。
問題是把讀者當白痴,可不代表可以把錯誤的資訊給讀者,也不代表讀者真的都是白痴,不知道你犯錯了;把讀者當白痴,是一種體貼,而不是把讀者當成給什麼都要照單全收、或是你講什麼都不能理解的低等動物(其實豬頭翔先生是相當反對這種編輯方針的)。BD就兩個英文字,多詳細說明幾次,讀者真的會不能理解接受嗎?
幹麼不乾脆坦白承認,不懂的就是你自己。
總之,BD是SONY的專利,DVD論壇那票廠商基本上是分不到錢的,不要再把BD自作聰明的譯成藍光DVD了。
註:強調大眾是因為豬頭翔先生可從來沒看過小眾媒體把BD翻成藍光DVD的,可能是因為自己為是大眾,才有種明知道是錯的,還要堅持到底。

2010年2月11日 星期四

豬頭翔的說文解字(1)官股?民營?

很多書報雜誌上的慣用名詞,你我可能都已經習以為常,但仔細想想,卻會發現這些名詞運用不但可能毫無道理,更可能完全錯誤。豬頭翔先生寫這個,不是要大家今後「以我為準」——我沒有自大、腦子發熱到那種程度,寫這個,如果起碼讓大家思考,「原來這樣用好像真的有問題」,也就夠了。
不過改變真的難嗎?以前大家都習慣的「北平」、「漢城」,現在改用「北京」、「首爾」不都也很習慣了,錯誤的習慣,大家還是改一改吧!

————————我是分隔線——————————

本文不是歷史課,不想討論台灣國營事業的成因,總之後來市場自由化的呼聲越來越高,國營事業漸漸的私有化,不過國家在這些企業中仍占有股份,不管政府單位或是大眾媒體,都稱呼由私人持有的股份叫做「民股」,由政府持有的股份叫做「官股」。
聽起來沒什麼問題的稱呼,事實上問題大了,台灣是一個民主平等國家(好吧!對於某些人來說台灣不是國家,那我說中華民國是一個民主國家,這樣可以嗎?),「民股」,顧名思義就是人民共同持有的股票,指的其實正是現在政府單位或是媒體所謂的「官股」,那些「官股」的管理單位不管是財政部還是行政院,事實上都沒有這些股票的所有權,只是由人民委託他們管理而已。
相反的,報章媒體所謂的「民股」,那可貨真價實屬於私人的,才是跟人民一點關係都沒有,你不會認為自己可以分享寶成蔡其瑞持有的兆豐金股票吧。
以前的社會結構,是皇帝是農場主人,官員是「放羊的孩子」,人民當然就是等著被剝皮宰殺的羊咩咩。基本上主人、奴才和畜生,彼此的地位分的一清二楚。理論上農場上的一切,無論是放羊的孩子手上的皮鞭,或是羊咩咩身上的羊毛,都是主人(皇帝)的。
既然一切都是皇帝的,當然不能說政府擁有的股票叫做皇股,人民擁有的股票叫做民股,因為在那個時代,連人民自身的生命都屬於皇帝陛下,沒有自主權力的,哪有什麼可以說是「自己的」。所以政府代理皇帝管理的股票叫做「官股」,其實也不能說有什麼錯誤。
帝制國家的「官」和「民」,就如同農場中的「放羊的孩子」和「羊」,當然不是一樣的生物;然而在民主國家,講求的是人人平等,政府公職只是諸多職業的一種,在民主國家拿「官」和「民」當同位階的名詞,猶如拿「老鷹」和「鳥」來當同位階名詞一樣可笑(如果你笑不出來,或許可以去翻翻生物課本,基本上老鷹是鳥的一種)。
問題是大多數的很顯然大部分台灣的公職和媒體人,都沒體認到民主國家已經沒有農場主人、沒有放羊的孩子,也沒有羊咩咩了,還在那邊繼續使用「我是奴才(放羊的孩子),你是畜生(羊咩咩)」的帝制時代觀念名詞,實在讓人嘆息。
事實上,用「公股」代替「官股」,「私股」代替「民股」,真的有那麼麻煩嘛?豬頭翔先生腦筋遲鈍,真的看不出來大家在堅持什麼ㄟ。

追蹤者